|
发表于 2006-4-2 19:59:24
|
显示全部楼层
似乎都还不如windows的免费的xnview,现在主要是kuickshow了,showimg有些鸡肋,digikam我其实没在Slackware中编译过,数码相机还是像U盘那么挂,再用kuickshow看,gimp编辑,顺便补充:digikam还需要gphoto2,依赖比较多。
再补充,亲自用过的:
mpd|glurp:C/S模式的播放器。
oftpd:一个极小的匿名ftpd,给亲朋传一些文件时用,但现在用KDE中的kpf这个applet,也很方便。
scim-input-pad:很有用的scim的输入版。
aMule
tea:又一个gtk2的文本编辑器
gnugo:很弱的电脑围棋
stardict-ed/wise:不依赖GNOME的stardict,现在stardict也可以不依赖GNOME库了。
kwin-deco-suse2:SUSE的kwin装饰
linspireclear:Linspire的KDE默认主题
sylpheed:邮件客户端
celestia:三维的天体运行图,我这个是KDE界面
krename:图形化的批量改名程序
mlterm:又一个支持unicode的多语言终端
gstreamer和gst-plugins,当时是0.8版本,感觉用amarok用它作引擎不如xine。它还有一个gst-monkeyaudio插件,但我没能使它工作过。
torsmo:被conky取代了
alloy,thinkeramik:都是没用的KDE eye-candy,thinkeramik和kwin-deco-suse2配合就基本是SUSE的界面。
nano:Slackware只带了pico,新的nano的beta版本支持utf8。
我发现弄了很多好看没用的东西。有一阶段,我曾经想装个基本的KDE桌面,避免安装其它KDE模块,因为Slackware的KDE是monolithic的打包方式,必然带来一些没用的程序,所以尝试了很多非KDE的替代品,但最后发现在KDE中还是用KDE提供的程序比较有效率,和桌面结合得较好。但如果是用其它桌面,这其中一些的程序还是很好的。
在Slackware中没有编译成功的程序:
jfbterm:帧缓存多语言控制台
qgo:一个qt界面的围棋程序
anacron:对于不能24小时运行的电脑来说,这是对cron有用的补充,编译是成功了,但不知怎么打包。
从源码编译程序,Slackware还是比较方便,且好管理,开始怀念Slackware了。。。 |
|